Hi!请登陆

米芾罕见信札在美国问世,这字尘封800多年,让书法界为之震撼

2020-11-7 60 11/7

在中国历史上,对于诸多的文物而言,经过了一些内部斗争,经过异族入侵,也经过了一些文化浩劫,真正能够流传到今天的艺术品是极少,绝大多数随着历史的更迭,被淹没在了时代的烟尘当中。

还有一部分在上个世纪由于种种原因,遗失海外,国人想见一面老祖宗的东西还得远赴海外方能见到,在书法界这样的作品尤其多!

学习书法最见成效的一个方法就是学习古人的墨迹作品,在众多传世的墨迹作品当中,一定要选择有迹可循的作品,那些传世墨迹极少的作品,对于初学者而言极难把握其规律,晋人和唐人名家甚多,但是没有一个人能流传下众多的墨迹以供世人学习。

直到米芾的出现。米芾是继承晋唐法度最为彻底的一个人,这一点连苏东坡、黄庭坚等人也望尘莫及,苏东坡甚至有言到,米芾的书法在有时候可以比肩钟繇和王羲之!

米芾传世的名篇名作极多,但是绝大部分作品已经流失海外,前不久美国展出了10件米芾生平的手札作品,每一件作品都极为精妙,是他一生中不同阶段的最高水平!这字尘封了800多年,让书法界所有同仁为之震撼

一个成熟的书法家最精彩的作品往往体现在手札当中,而米芾写手札尤其认真,他曾说:

“余写《海岱诗》,三四次写,间有一两字好,信书亦一难事”

意思是说他在写《海岱诗》这件作品的时候,写了三四遍,才能发现个别的字极好,成就一幅名作是极难的。由此可以看出,米芾对于自己作品的用心程度。

我们知道写一幅作品,即便是状态好的时候,也不能保证每一个字都极好,而米芾在创作的时候则力求字字精妙,所以我们今天能看到的米芾的传世作品,皆是精妙无双的作品。

藏于美国的这10件书札作品,分别是《临沂使君帖》、《清和帖》、《值雨帖》、《论草书帖》、《河事帖》、《竹前槐后帖》、《乡石帖》、《彦和帖》、《伯允帖》、《三吴帖》。

这10件手札作品每一件都是精妙无双的杰作。米芾的书法最初学习唐人,在欧阳询、褚遂良等人的书法上用工最勤,后来他听从了苏东坡的建议之后,开始上追右军,他在《海岳名言》中提到自己对于唐人楷书的看法:

“欧、虞、褚、柳、颜皆一笔书也。安排费工,岂能垂世,李邕脱子敬体,乏纤浓……”

意思是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柳公权等人的书法内在理路是一致的,学习他们的字太费工夫,且极难有成就。

这也是他用了近乎半生的时间将书法放在探求晋人书法上,他能够抛开唐人程式化的笔端而直接晋人,且取得了旁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达到了一种天然“真趣”的境界。

这种境界尤其在他生平的手札中体现得最为明显。米芾生平流传下来的翰札极多,而这10件则是其中最为精彩的10件。

如今,我们通过多方努力,将米芾的这10件手札串联起来,编修成一部《米芾手札合集》,我们采用超高清的宣纸复制技术,还原出了跟原作毫无二致的作品,字字清晰与真迹一模一样。

欲购此《米芾手札合集》,请点击下面惠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