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请登陆

哥萨克的衰亡:被俄罗斯榨干的「战斗民族」

2020-11-3 38 11/3

前一阵不少人让我讲俄罗斯哥萨克骑兵的故事,说过好几回了,今天我就填个坑,跟大伙聊聊哥萨克。

一、哥萨克的起源

很多人对哥萨克有个误区,觉得哥萨克是一个民族,其实哥萨克不是民族,而是很多民族组成的一个大部落。

在15、16世纪,金帐汗国分裂成克里米亚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喀山汗国等好几个国家,社会动荡,再加上波兰立陶宛王国和莫斯科公国逐渐强大,很多底层农奴活不下去,就跑到南俄大草原,组成部落生活,部落又逐渐形成部落联盟,也就是哥萨克。

哥萨克据点

这些难民里有信仰天主教的波兰人,有信东正教的俄罗斯人,有信伊斯兰教的鞑靼人,甚至还有犹太人。

所以说在哥萨克的眼里,没什么民族认同、宗教认同,只要咱们在一起生活,那就是兄弟。

二、职业军人:扎波罗热哥萨克

哥萨克里面也分很多支,其中最出名的是两支,一支是生活在乌克兰的扎波罗热哥萨克,另一支是顿河哥萨克,今天咱们先来说说这个扎波罗热哥萨克。

16世纪时,乌克兰是波兰立陶宛王国的领地。

波兰统治者强迫乌克兰人抛弃东正教,皈依天主教。很多乌克兰人就迁徙到了第聂伯河沿岸的一座岛屿定居,这里就被命名为“扎波罗热”,意思是“瀑布上的土地”。

1582年的欧洲

最开始,这些人只是把扎波罗热当成了一个庇护所,没想长久居住,后来队伍逐渐壮大,扎波罗热城市化的进程也越来越快,还有了自己的要塞,这儿的人就被叫做“扎波罗热哥萨克”,今天扎波罗热也是乌克兰的一座重要城市,是乌克兰的航空工业中心。

油画《扎波罗热哥萨克给土耳其苏丹回信》列宾作

扎波罗热哥萨克跟当时的其他部落不一样,一般的部落都是全民皆兵,平时打渔放牧,有战事的时候上阵杀敌,扎波罗热哥萨克不然,专门养活了一群职业士兵,一个职业士兵要长期服役才能退伍。

当时欧洲士兵打仗的主要武器是3到5米的长矛,而这些哥萨克士兵用短矛,最长不超过两米,这是因为他们打仗主要是偷袭,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等到敌人的精力枯竭以后,再发起全线进攻,一举击溃对手。

如果敌人攻到他们的要塞,要打防守战,要塞里空间狭小,都是近身肉搏,短矛比长矛灵活,比刀剑攻击范围大。

水上的哥萨克人

另外,扎波罗热哥萨克还有一支强大的水上部队,他们的战船类似于维京船,属于帆桨战船,不过构造比维京船更简单,就是木板拼出一个船底,用柳条扎紧。船尾左右各装一支舵,每一侧有十几支长桨。

这种船船型细长,吃水浅,速度极快。哥萨克经常沿海岸,袭击奥斯曼和其他国家的港口。

乌克兰博物馆中哥萨克人使用过的船

在17世纪初,他们还从第聂伯河顺流而下,绕开要塞,攻陷了克里木半岛的奴隶贸易大本营卡法城,解放了成千上万的基督徒奴隶,顺便洗劫了君士坦丁堡郊区等等地方。

不过这些小船要是被军舰追上那就是死路一条,所以每当奥斯曼动用海军讨伐时,哥萨克就逃回河流中,大型战舰进不去,只能干瞪眼。

三、“不给糖,就捣乱”

这样一支来去如风,战斗力爆表的部队,周边国家自然就很想拉拢他们,但哥萨克是一群没有祖国的群众,在他们眼里忠诚一文不值,想拉拢的话只有把待遇问题给足了。

于是,波兰王国就开始施行“注册哥萨克”的政策,简单的说就是提供一千多个名额,凡是进入名单的就成了注册哥萨克,得到官方认证,有很多特权和福利,不仅不用交税,还能领俸禄。

波兰披甲哥萨克

注册哥萨克对自己的身份非常自豪,但从17世纪开始,波兰连年征战,国库空虚,再加上王权衰落,国王收不上来税,没法给在册哥萨克发工资,只能发点衣服武器,再后来连这些都发不出来。

要是当时的国王跟现在的企业老板是的,跟他们画大饼,来点什么“这是你们的福报”“你要是不满就是不爱国”这些话,没准哥萨克就真不闹事了,但国王实诚,不会忽悠人。

鲍格丹·赫梅利尼茨基,乌克兰哥萨克首领

哥萨克越来越不满,终于在1649年,扎波罗热哥萨克的首领赫梅利尼茨基率众起义,宣布成立独立的酋长国,占领了包括今天基辅在内的整个西乌克兰。

而且他们打仗时充满了野蛮的气息,那时候欧洲国家打仗抓到俘虏以后都要优待,尤其是贵族俘虏,还能拿来索要赎金。

哥萨克不管这一套,俘虏一律就地斩首,这就导致大量的波兰贵族阵亡。

四、被俄国同化

这时候波兰的另两个敌人——俄国和瑞典——一看波兰忙于内乱,赶紧趁火打劫,波兰这时候已经没有像样的军官了,最后自家土地被一路平推,首都华沙都被付之一炬。

这就是波兰历史上最悲惨的“大洪水时期”,“大洪水时期”从1649年持续到1667年,有三分之二的波兰人死于非命,从此波兰王国一蹶不振。

1683年,维也纳战役

以前提到过1683年维也纳之战,波兰翼骑兵打败奥斯曼军队,有人说这是波兰王国的鼎盛时期,其实顶多算是临死前的回光返照而已。

经过这场战争,扎波罗热哥萨克虽然从波兰手里独立出来,但他身边仍然是强敌环伺,所以对于他们来说,还是再找一个大腿抱靠谱。

陪同沙皇尼古拉二世检阅军队的哥萨克

于是,赫梅利尼茨基和俄国签订了《佩列亚斯拉夫协议》,正式归顺了沙俄。

不久之后,俄国和哥萨克联军收复了斯模棱斯克、明斯克等地,俄罗斯民族历史的新篇章从此开启,而扎波罗热哥萨克也在沙皇俄国的统治之下逐渐被同化。

五、哥萨克的消亡

从此,哥萨克就此成为了俄国南部边境的边防主力。一度攻下了土耳其控制下的亚速要塞,还夺回了莫斯科,驱逐了波兰人扶持的傀儡沙皇—伪德米特里。并在波尔塔瓦战役中,让俄国最终赢得了大北方战争的胜利。

到了17世纪,顿河上游与下游的哥萨克完成统一,组成了顿河哥萨克军区。虽然在名义上已经归顺了沙皇,但保留了较大的自治权与独立性,与沙俄摩擦不断,比如杀掉沙皇使臣、拉辛与普加乔夫等多次大规模起义。

普加乔夫审问被抓的俄国贵族

面对桀骜不驯的哥萨克,沙皇政府随即出台了一系列的强制措施镇压哥萨克,比如禁止他们接纳自由人加入,把势力较大的部落强制迁移到其他地方,防止哥萨克部落扩张。

虽然遭到沙俄政府的压制,但哥萨克依旧为沙皇征战沙场。

哥萨克征服东方

除了在欧洲战场中不错的表现,哥萨克也参与了沙俄国东扩的进程。

比如从16世纪开始,哥萨克们为俄罗斯帝国开拓了大片领地。此后,哥萨克人又参与了对中亚的征服与日俄战争。十月革命之后,哥萨克也随之分裂,有的加入红军和白军阵营。

苏联时期的哥萨克

虽然在今天的俄、乌等地,还有很多人自称是哥萨克后裔。但他们中绝大多数人已经和历史上的哥萨克没有任何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