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请登陆

飞行汽车梦想成真,明天的世界会怎样?

2021-1-9 40 1/9

你好,这里是韩焱精选。今天,我要为你推荐的书,叫作《未来呼啸而来》。

点击即可免费收听音频

著名的投资界思想家彼得·蒂尔常常用这样一句话来调侃科技进步没怎么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他说:“我们想要一辆会飞的汽车,得到的却只是140个字符。”

但是,科技的发展让这句话变得不合时宜了。波音、空中客车、丰田、优步等企业纷纷布局飞行汽车行业,欧洲还抢先给飞行汽车颁发了上路许可。过去只出现在科幻小说里的“打飞的”,似乎已经近在眼前了。

为什么飞行汽车好像一下子变得触手可及了?

《未来呼啸而来》这本书的作者,奇点大学执行主席、被《财富》杂志评为“世界最伟大的50位领袖“之一的彼得·戴曼迪斯,还有《纽约时报》超级畅销书作家史蒂芬·科特勒,他们就认为,答案很简单,那就是:以前那些经历了指数型发展但是彼此独立的技术,已经开始融合,并且形成了崭新的新技术。

作者:[加]彼得·戴曼迪斯史蒂芬·科特勒

译者:贾拥民

点击书封即可购买

这种通过融合带来的新技术,意味着游戏规则的更替和前所未有的突破,更意味着范式的转变。

只要一项新技术能带来十倍的价值增长,就几乎没有力量能够阻止它。

依然拿飞行汽车来举例,它能不能从想象成为现实,取决于技术发展是否能很容易地达到三项基本要求,分别是:安全、安静和廉价。

飞行汽车的主要使用场景在城市里,这就要求飞行汽车的起降不能占用太大空间,必须具备垂直起降功能。这个功能本身并不难实现,人类早在1939年就造出了直升机。但是,直升机的飞行动力来自一个巨大的高速旋转的旋翼,旋翼最外侧部分的速度,甚至可以超过音速,这就带来了巨大的噪声。而且如果这唯一的一个旋翼发生故障,直升机就会直接坠毁。

所以,现在的主流技术,是同时使用多台电磁马达,来带动多个小型的低速旋翼。这样不仅解决了噪音问题,还提高了安全性,即便有某个旋翼故障,飞行汽车也能安全着陆。要实现这种设想,就需要融合空气动力学、电磁学等多个学科的最前沿技术。

此外,飞行汽车所有的动作,前进后退、上升下降等等,都是通过不同旋翼的转速差来实现的。这就要求能够精准地同时控制多个电磁马达,甚至每一微秒都要监测马达的运行状况,并且同时发送指令。人力当然做不到,只有依靠计算机的自动控制才行。这就需要融合计算机科学、微电子、人工智能等技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