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请登陆

《姐姐的爱乐之程》吃《乘风破浪》红利,节目定位模糊?

2020-11-16 35 11/16

《姐姐的爱乐之程》吃《乘风破浪》红利,节目定位模糊?

今年夏天《乘风破浪的姐姐》一群30+姐姐凭借着成熟的魅力和自信吸引了一众忠实粉丝,也让芒果台尝到了甜头。

于是《乘风破浪的姐姐》结束之后,就立马开始了《姐姐的爱乐之程》,享受着《乘风破浪》的红利。

然而,最新一期《姐姐的爱乐之程》让我们意识到,这档节目真的只是“收割韭菜”来的!

相信看着最新一期的朋友都有这样的感受,“尬”!没错,就是尴尬!

一档综艺要有自己的定位,比如《奔跑吧兄弟》的撕名牌,《创造101》的养成模式,《向往的生活》的慢节奏,《我是歌手》的专业比拼。

然而通过三期节目,我发现《姐姐的爱乐之程》综艺定位很模糊,在文化传承、姐姐路演和旅游之间徘徊。

节目本身的定位是“城市体验类音乐旅行节目”,通俗来说就是发掘城市中的音乐,并让姐姐参与进去。

比如第一期的“南音”,很小众很另类,让不熟悉闽南语的观众大为好奇。姐姐们与“南音”传承人一起游戏,很快乐,也很有综艺味道。

但之后的路演就让人有些失望。从开始到结束将近半小时,每人一首独唱一首合唱,让观众意犹未尽。

而在成都,她们参与了“蒙面歌王”的活动,合唱效果整段垮掉。且90分钟的综艺居然将近十分钟都是路人的演唱,真是神奇!

作为观众,这期的观感极为不佳。一是姐姐们出场的时间不多,二是姐姐们抱怨练习时间太少,三是张雨绮等还想吃火锅、旅游。

这些问题反应的恰恰就是节目的定位问题。

如果以音乐和路演为目标,那么节目组一是应该拉长姐姐们准备的时间,让她们把歌曲准备熟练,至少在现场表演不能拉胯。

二是应该准备观众耳熟能详的歌曲,不仅可以节省姐姐们磨合的时间,在路演和快闪时可以起到更好的现场效果。但偏偏节目组准备的歌曲不仅歌手不会,还有RAP、英文等歌曲,这点很奇怪!

三是如果时间真的太紧,完全可以让专业歌手诸如黄玲、郁可唯、万茜等多唱几首歌,再加上“南音”“平凡人”的路人助阵,满足观众需求的同时也让节目更加丰满、可看。

如果定位是旅游,姐姐们完全可以不用排练,带着镜头一同寻找不为人知的“小众音乐”和街头遗失的美好,加上美食、玩乐,附带着音乐商演,也很有看点!

希望芒果台是真心想要做节目,不然消耗的只是路人的好奇、《乘风破浪》的红利和姐姐们的观众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