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请登陆

女教师在家中遇害,十九年追查从未停止,半枚指纹被修复凶手浮现

2021-1-30 36 1/30

很多事情,不是因为有了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会看到希望。尤其是在警察侦办案件的过程当中,坚持更是显得尤为重要。这次要说的就是这样一个事儿,为了追寻一起案子的真相,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几代公安民警竟然坚持了近二十年的时间。

image

回到案发那天,某个小区里一名姓严的中年女教师,在家中不幸遇刺身亡。警方勘查现场之后,发现除了遗弃在现场的凶器,室内并没有留下搏斗过的痕迹,房门窗户都没有撬压或者破损的痕迹,应该是有人给嫌疑人开门,现场看上去并不杂乱。

进入房门,门边摆放了一兜新鲜的水果,根据摆放的位置推断,水果应该是一位来访的客人,进屋之后放在这儿了。除此之外,客厅的桌上还放了一杯水,很明显这可能是被害的严老师,用来招待访客的。

image

经过检验,那把遗留在现场的凶器水果刀,外边还有包装袋,在包装袋上,警察发现了嫌疑人留下的指纹,在案发那年,指纹鉴定、指纹数据库之类的技术,远没有现在这么成熟,而且这枚指纹只有半枚。

现场还有一套带血迹的衣服,以当时的技术,还无法精确地提取生物检材,但是通过这套衣服,警察刻画出了嫌疑人的身形和特征。由于当时的技术限制,警察只能依靠最传统的方式,那就是徒步走访,一一甄别,警察调查了一圈儿,却都没发现任何的异常。

image

警察在东北、华北等地,走访了数十万公里,查访了数千人,最后的结果叫人大失所望。转眼间五年、十年过去了,刑警大队的人员换了一任又一任,而真正的犯罪嫌疑人,却还是不见踪迹。

直到案发后的第十四年,案子迎来了一个重大转机。警方建立了全国联网的指纹信息库,虽然技术还不够完善,但是指纹比对在破案中已经很常见了。一位叫王桂林的警察,接手了这个案子,王桂林曾经是法医,对人体构造很了解,当时王桂林查过很多资料,发现对照指纹的比例和纹理等等,再加上相关的技术,恢复残缺指纹还是有可能的。

image

为了准确恢复这半枚指纹,王桂林反复推敲,凭经验摸索,比对着上千枚指纹的模板,半截指纹终于被恢复成了一枚完整的清晰指纹。将指纹放入信息库进行比对,可或许是当时黑龙江的指纹数据库,还不够完善,录入数据不够充分,这枚指纹当时并没有比对出结果。

齐齐哈尔警方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把这枚指纹信息,发送给了其他的省市,并且上报给了全国数据库。又过去了很多年,到了案发后的第十九个年头,那枚指纹在全国数据库里,终于也有了比对结果。

image

这个违法嫌疑人,户籍是齐齐哈尔。据了解,指纹比对上的这个人姓吕,五十一岁,案发那年刚好三十出头,而且调查发现,当年的他身形特征,恰好符合当时警察对嫌疑人的刻画。警方立即对吕某进行了抓捕,吕某承认了当年杀害严老师的犯罪事实。

当年吕某在学校附近开饭店,据说严老师夫妇,看到有些学生经济困难,还会自掏腰包请学生到吕某的饭店吃饭。后来吕某因为经营不善饭店倒闭,生活十分拮据。当时吕某想起严老师经常请学生吃饭,这个善良的举动,在吕某眼中就成了有钱人的代名词。

image

案发那天,吕某带着一袋子水果假装上门拜访,将其杀害后,抢走了家中的现金。吕某仓皇而逃,为了躲避警察的追踪,开始了长达十九年的漂泊生活。虽然期间也娶妻生子,但是用吕某自己的话来说,这些年他是一个安稳觉都没睡过。

吕某十九年来饱受良心的折磨,可是在侥幸心理之下,吕某却宁愿继续煎熬也不肯自首。不过无论他逃得多远,隐藏得多深,有句话叫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到头来还是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惨重的代价。

来源:江西卫视传奇故事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举报/反馈

发表评论

发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