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请登陆

每1代鸡都砍掉2只脚,若干代后,新出生的小鸡会不会没有脚

2020-11-19 43 11/19

如果把物种的演化史压缩在极短的时间内,像放电影那样,往往会给人一种错觉,就是生命的形状可以很容易的进行变形和改变。

而且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特殊的案例,也加重了这种错觉。

因为象牙非法贸易猖獗,导致了非洲大地上大量非法捕猎活动。目前,人们观察到的现象是越来越多的非洲象不长象牙,就是为了避免被人类猎杀。根据动物学家们的估计,经过若干年后,很可能我们就看不到有象牙的非洲象了。

如果我们以单一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很容易得出来一个结论,就是动物身上的某一部分器官很容易因为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关于物种演化有诸多谜团,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在进化树上那些分叉点到底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要在这里分叉而不在那里分叉?

达尔文曾经做出过一个猜测,动物会进化成一个中间物种,进化点上的分叉就是因为这个中间物种的存在。那些看起来外表差异很大的物种,可以追溯到共同的祖先。

从原始鱼类诞生的时候,已经决定了人身上的所有器官产生的雏形已经存在了。

人类的牙齿就是由鱼的鳞片变化而来的。人类的牙齿分为牙釉质、牙本质、髓腔以及牙骨质4部分,这4部分除了牙骨质以外,其他三部分都可以在鲨鱼的鳞片上找到。

所以牙齿作为单一功能的器官,仍然处于形态的变化中。这就是为什么非洲大象的象牙会因为偷猎而逐渐退化的原因。

当然即使非洲象的象牙因为被疯狂盗猎而退化,但是它们仍然存在,只是不露出皮肤表面。

因为所有的生物体性状表达最后都是由基因组所反映的。只要基因组不改变,基因组所对应的生物性状就不会改变,但是,会由于环境的差异而采取某种隐匿形态生长。

海里的鲸是哺乳动物,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有四肢,虽然在鲸外观上只能看到鳍化的前肢看不到后肢,但是实际上它们的后肢仍然存在,只是隐匿在身体的深处。

达尔文的进化论,目前最大的难题就是在化石学上,连续的生物中间形态几乎不存在。

在进化领域,大自然系统地保存了一份化石记录,记录了自生命起源以来,将每一个属、门和物种从分子到人类联系在一起的有机体进化序列。这些在地壳中被连续保存下来的化石记录现在就像一部揭示生命之树的幻灯片。

然而,化石记录的证据与达尔文想象中的进化领域相去甚远。用进化论学者的话说:化石记录给达尔文带来的悲伤多于欢乐。

甚至在达尔文有生之年,他自己也承认:“我们找不到无限多的精细过渡形式将不同的物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现在最乐观的估计,就是对地层的发掘仍然不够。

进化论需要在化石学证据上找到的缺失环节,必须解释具体形式的明确性,无数的过渡环节是如何融合在一起的。

但是,化石记录中物种之间普遍缺乏过渡形式,这是进化生物学的一个永恒主题。

进入上世纪50年代以来,决定生命体性状的 DNA螺旋结构被发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理解生命演化的不连续性。

生物在进化过程中既有形态的连续变化,又有某种情况下的断崖式跃进。这种断崖式的跃进可以解释为基因靶点上的突变。

正是因为这些突变的存在,所以在某种情况下,生物的某些器官会进入进化的死胡同,既没有办法退回到最原初的状态,又没有办法进行继续改进。所以一旦环境变化,这些器官仍然不会变化,这就是为什么环境变化会造成某些物种灭绝的原因。

鸡的腿和一根象牙是完全不一样的,鸡的腿是一整套的运动系统,由一系列的肌肉群和骨骼组成,而且这些骨骼和肌肉群的附着形态又和胸骨、肋骨相适应。

鸡腿属于进化终极形态,而不是一种过度的状态。

复杂的器官,没有办法通过外部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即使把每一只小鸡的腿都砍断了,经过若干代后仍然会有鸡腿,可能这些鸡腿的形状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也许会变得更肥大。

越南特产东涛鸡,就是长得特别粗大的腿,跟人的胳膊差不多。东涛鸡很名贵,就是因为大粗腿非常的美味,比一般的鸡要贵10倍。这种鸡并没有人们喜欢吃它的腿而不长腿。

相关推荐